河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仅播十集就遭禁这少儿不宜太大胆河马 [复制链接]

1#
有部片子,29年过去,河马哥依然无法释怀。它仅播十集就被砍,关于背后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1、内容敏感、尺度大;2、经费不足,制作跟不上;3、造成不好的影响,遭投诉;......有意思的是,在荧屏短暂的“露面”,竟使它成为很多80、90后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至今关于它的讨论热情不减,不曾停歇:慕名跑去“考古”的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呢?要河马哥说,诡异、可怕是重要原因之一。没错,今天又是「童年阴影」系列——《魔方大厦》正如片名“魔方大厦”,故事的开始就源自于一个魔方。小男孩莱克在房间兴致勃勃的拼魔方。结果因为魔方被打乱、拼不回去,他愤怒的将其摔到地上。接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被摔在地上的魔方突然变大,见状,莱克满怀好奇的走了进去。他被困在里面,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妙旅行。原来,在魔方世界里,它由二十六个方块组成,每一块代表着一个有趣的“王国”。有人、房子皆由玻璃组成的玻璃国;也有配备英勇蜻蜓飞行团的昆虫王国。乍一看,一集一个故事,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面向儿童不正合适?但细品之后会发现:这不是儿童片,而是恐怖片!!!整部动画都充斥着各种令人不安的因素,满满的cult风。先说音效。每集片头,都会出现一阵儿类似迈克尔·杰克逊《thriller》里怪异的笑声。让人听了汗毛竖起。其次是画面。什么叫视觉冲击?它呈现的就是。动画中的建筑和装饰由大量几何图形组成,过分抽象,画风有点儿像毕加索。其中,人物也很阴暗。面部毫无血色,大眼白、腮红,网友形象的称其为“僵尸妆”。上述这些,再配合着当时充满年代感的粗糙画质,是不是很阴森!还有故事的主人公,莱克的人设。相比大头儿子的可爱,他简直是少年古惑仔。他遇事冲动、霸道,总是皱着眉头,脸上带着一丝不满和暴躁。说话很冲,行动也不计后果。他标志性动作就是拿着“酒枪”,射、射、射......最极端的一次,他因为噪音无法入睡,一气之下竟然“吞枪”!但要说最反常规的,当属剧情设定。比如因为莱克愤怒的扔魔方,玻璃国遭了殃。这里好比发生了地震,玻璃人们满身创伤,不是耳朵掉了,就是断了条腿。为了治疗,医生全力以赴。但你怎么都想不到,治病的方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术,而是拿胶水粘;“焊接”;关键是整个过程不打麻药。伴随着孩子嗷嗷的哭声,这些画面被统统直白的呈现出来。搁到现在,怕是连过审都不可能吧。此外,片中诸多细节都让人细思极恐——像是漫天飘舞的5.12那天的日历。无意中被困在水晶棺里,奋力挣扎的莱克。还有第三集,孩子把父母关进罐头,然后贴上批评他们的标签;讲真,小时候看,会觉得很有趣、好玩儿;长大后再回味,却发觉自己笑不出来了。原来,这一个个超现实主义故事,不就是生活的写照。怪诞的现实、可笑的规矩、荒唐的秩序、虚伪的面具......故事仿佛在暗暗告诉观众:“成人世界就是一座魔方大厦”。“人性的贪婪”第2集《装在罐子里的爸爸妈妈》,莱克来到一个类似幼儿王国的地方,这里的规则全部由孩子制定,小孩管大人。他们可以竞选市长,任意控制整座城市。有趣的是,初来乍到的莱克撞大运,当上了市长。面对大家,同被管教惯了的莱克放下豪言壮语,下令把所有父母都装进罐子里,不让他们干扰玩耍。结果,场面渐渐混乱,直到失控。这时,孩子们才纷纷醒悟,把父母放出来,解决危机。不得不承认,无关乎成人还是孩子,人总是贪婪的,想要为所欲为的自由,却没承担后果的能力。眼看无法挽回,便想着逃避、把责任推给他人。如此浅显的道理,不仅是讲给孩子听,很多大人更是不懂。“敬畏时间,敬畏生命”第3集《神奇的日历》,莱克启发神奇的酒葫芦制作出一种日历,就是根据个人需要,可以调整时间单位的长短。比如莱克想要快快长大,就要了一本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日历,还把自己的时间随意转给善良的老人。结局可以遇见,变老后的莱克才懂得珍惜。是啊,如此浅显的道理,我们为什么就是不懂呢?小时候渴望自己长大,随意的把时间送给别人,当自己变老后,又哭着想要回时间。说到底,还是不知敬畏时间,不懂生命的可贵。记得有人说过,最悲伤的事不是死亡,而是不能选择死亡的方式和地点,无法预料是最让人无奈的。对应高以翔的突然离世,河马哥内心更是无限感慨。还是那句老话,世事无常,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你就是幸福的!“学会正视,逃避并没有什么可耻的”单元《夏河银行》里的人,带着一模一样的表情,只会笑,不会哭,他们的痛苦都被存入夏河银行。其中,一个名叫怪里怪气的男孩格格不入。他代表着负面情绪,并设法进入银行,释放了所有人的痛苦。这时,原本牙痛的人发现,蛀牙依然在,只是痛感暂时消失,拔掉蛀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可以说,“夏河银行”代表着逃避,而我们需要脱离虚伪的真实。“长大就是带上头盔保护自己,不以真心示人”第8集《头盔城》和《黑镜》中的情节很像。这里的人不管是否出于自愿,世世代代带头盔,而且受法律保护。不带,就是异类;一旦带上,就再难摘掉。大家不以真面目示人,互相提防,吓唬别人,以求保护自己。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很像现在的网络社会。隔着屏幕,大家以反正谁也不认识的谁的心态,尽情互相伤害,肆意践踏别人,伸张所谓的“正义”。讽刺意味实在太浓了。“如果不能说真话,还不如当哑巴”这是《三探樱桃塔》里的一句台词,这里的村民都是哑巴,正义的莱克决定帮助他们。经过重重闯关,他拿到了一种樱桃解药,结果发现,恢复语言功能的众人开始说假话。在动画里,这是村民中的另一种“*”。回归现实,能看出中*的人还真不少,对此,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呢?可以说,这一个个简单小故事背后,有光明,也有涉及黑暗,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成人。在此,你不得不佩服郑渊洁的功力。强调个性,不拘泥于平凡,因此在他的童话世界里,兔子成了平庸的象征,狼和老鼠反而被赋予智慧和勇敢。莱克看似是个坏孩子,实际上却能为正义,无所畏惧。然而,伴随着赞誉,围绕他的争议也一直都有。过早透露人性的恶、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无奈,打破孩子们对于世界的美好幻想。这究竟好不好?究竟对不对?外界所持观点不一,郑渊洁的作品不时被诟病是少儿不宜。对此,郑渊洁则认为,“少儿不宜”是对人格的尊重。他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只要把握好尺度,仍选择继续揭露人生的真相。因为相比把孩子培育成温室里的花朵,被小雨敲打就脆弱的散落一地花瓣,他更希望影响观众成长为一个独立而不屈的人。平心而论,现在的很多动画,画面精致,特效炫丽。好看是好看,就是觉得缺了点灵*。这灵*,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万千种解读,更是背后真诚的价值。这些品质一直是社会稀缺的。因此,我们更该珍惜像《魔方大厦》这样的作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