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走访了2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我发现河马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811/

科创板,无疑是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头等大事。天,从提出到开板,上交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科创板速度。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挂牌上市,截至12月25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68家。因工作原因,我去年有幸走访了其中23家上市公司。

公司分布于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5个省市,按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七大行业。

经过与上市公司交流,实地调研,我有以下几点发现,与各位分享。相关发现未经详细论证,且有很多主观感受,欢迎讨论。

业务国内领先,追求进口替代

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层层问询,杀出重围,大都具有“硬实力”。

公司的业务大都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但同时国外有类似业务,公司发展目标是打破国际产品的垄断地位,甚至有一些核心产品已经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

例如长阳科技(),公司主要产品有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学基膜等多种高性能功能膜,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半导体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公司的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长期以来对该领域的垄断。例如南微医学(),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内镜下微创诊疗器械、肿瘤消融设备、新型影像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介入超声科、介入放射科、普外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和谐夹”、一次性使用内镜活检钳、放疗支架、Y形气管支架、杯口球头食道支架等国内、国际创新产品,实现了高性能、低成本,成为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范例。

专注细分领域,持续精耕细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科创板这块试验田上,我发现很多上市公司业务特别细分,可能恰恰是这种持续长年的精耕细作,才让他们在新时代抓住了科创板的机遇。

例如昊海生科(),公司一直专注于医用生物材料市场,经过12年的积累,在眼科、医美、骨科、外科四个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成长为隐形冠*。

例如嘉元科技(),公司从事6-12μm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的研究、制造和销售,18年来不断在这个领域内探索,公司主流产品已从12μm锂电铜箔逐步拓展到6μm锂电铜箔,最新已开发的4.5μm极薄锂电铜箔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

注重人才培养,确保研发投入

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一直是市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