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被称为“草原之王”、“非洲一哥”,它们与其他猫科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群居的习性,在狮群中雄狮是“领导者”,被称为“狮王”。而且雄狮是非洲战斗力最强的食肉动物,没有之一。但是,在自然界中,再强的动物也有不止一只死法,那么非洲雄狮一般都是怎么死的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非洲雄狮的死亡原因一:竞争在开始我们就说过,狮子是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在一个狮群中,主要的成员是由母狮和幼狮组成,雄狮仅有1-2头,其中,母狮是整个狮群的核心,因为狮群的整个关系网是依托于母狮建立的,而且母狮负责狮群的狩猎工作,这一点有点像人类的“母系氏族社会”结构,而雄狮很少参与捕猎,它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繁殖后代和巡视领地。在狮群中有一个共有的习性,那就是驱逐狮群中刚成年的雄狮。一般情况下,小雄狮与小雌狮会跟父母一起生活到2-3岁(成年),之后,小雌狮会继续留在狮群中,而小雄狮会被驱逐出狮群,从此过上流浪的生活,而这就是流浪雄狮的由来。流浪雄狮想要结束流浪的生活,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挑战其他狮群中的雄狮。由于这场战争关乎到雄狮以后的命运和能不能繁衍后代,所以,无论是挑战方还是被挑战方都会拼尽全力。这时就会出现雄狮死亡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年迈的雄狮被年轻的流浪雄狮挑战,年迈雄狮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据统计,一个狮群“狮王更替”的频率平均在2年一次左右,而且拥有狮群的雄狮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流浪雄狮的挑战。非洲雄狮的死亡原因二:捕猎非洲雄狮虽然是非洲战斗力最强的食肉动物,但是,也仅限于食肉动物之中,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体型庞大且蛮力十足的食草动物,比如犀牛、河马、非洲水牛、大象等等,在这些食草动物中,狮子最喜欢捕猎的就是非洲水牛。在非洲狮的食谱中,约有80%是由非洲水牛构成的。而非洲水牛并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它们有着平均3米的体长以及公斤的体重,这个体重数据已经超过了非洲雄狮的3倍。但是,正所谓“富贵险中求”,非洲雄狮与非洲水牛的大战通常爆发在非洲雄狮流浪的时间段内,为了提高生存几率,流浪雄狮们会自发的组成2-3头的小团体进行捕猎。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正是经常沦为猎物的非洲水牛,却是每年杀死狮子最多的动物。因此,非洲雄狮死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被非洲水牛“反杀”。非洲雄狮的死亡原因三:传染病作为野生动物,它们对一些烈性传染病的抵抗力几乎为零,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没有防范意识,也没有医疗条件。比如河马最大的杀手并不是狮子、鬣狗等食肉动物,而是炭疽病,河马属于群居动物,一旦族群中有成员感染了炭疽病,那么就意味着整个族群的覆灭。对于同样是群居动物的狮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威胁非洲狮的传染病主要有两种:艾滋病和狂犬病。其中狂犬病主要来源于流浪狗,流浪狗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这让远在大草原上的狮子也没能幸免,一些携带狂犬病毒的流浪狗跑到草原上捡食食肉动物留下的猎物残骸,此时就会被食肉动物猎杀。当这些携带狂犬病毒的流浪狗被狮子吃掉,狮子就会被感染,最后死掉。其次是艾滋病。英国的动物学家曾经对非洲狮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研究的方向就是找到非洲狮锐减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狮最大的“杀手”不是别的,正是一种为““lentivirus””的病毒,这是一种只在狮子之间传播的艾滋病毒。至此,动物学家找到了20年内非洲狮数量锐减20万头的根源。非洲雄狮的死亡原因四:猎杀在自然界中生存的食肉动物都逃不过一个命运,那就是被人类猎杀。这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纠结的根源在于食肉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人类是一种威胁,但是在人类的疯狂猎杀下,现存的许多食肉动物都已经成为了濒危动物甚至已经灭绝,这严重的破坏了生态。非洲狮也不例外,按理说,非洲狮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非洲大草原上,对人类的威胁很小,但是仍然遭到了大规模的猎杀。尤其是雄性非洲狮,几乎占人类猎杀狮子比重的90%。但是,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非洲狮的被猎杀严重影响了狮子的种群数量,而这里说的影响不单纯是雄性非洲狮的死亡,还包括雄性非洲狮被猎杀后引起的“化学反应”。众所周知,狮子是群居动物,而在狮群中,雄狮的主要职责就是巡视领地、抵抗入侵者,一旦雄狮被猎杀,其他流浪雄狮就会趁虚而入,成为新的“狮王”。新狮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繁殖,但是许多狮群中有之前狮王留下的后代,此时,这些后代就会被新狮王残忍的咬死。下图为动物学家统计的人类猎杀6岁以下雄狮,对后代的影响,从表格中我们能够看出,如果猎杀6岁以上的雄狮,对狮群影响不大,但是一旦猎杀低于6岁的雄狮,随着年龄减小,狮群后代的成活率越低。总结表面上看,非洲雄狮是“非洲一哥”,总是威风凛凛的,而且“妻妾成群”,但是它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用生命为代价获得的,在流浪时,要面对食草动物的疯狂反扑,在想要拥有狮群时,会与同样强悍的雄狮拼个你死我活,同时在看似高枕无忧时,还要警惕猎枪的枪口和传染病,而以上这些都是能够导致雄狮死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