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玻璃心,一输发脾气,一难情绪崩溃父母 [复制链接]

1#

上周的时候,以前的大学同学带着4岁的宝宝来我家借住。这个4岁的宝宝真的是人见人爱那种,长得又漂亮,嘴巴又甜,但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特别的爱发脾气。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给小宝准备了他喜欢吃的鸡蛋羹,结果小宝突然不想吃了,而是想要吃油条。当时外面在下着雨,出门买油条有点不太现实。

结果小宝就不依不饶,他倒不是哇哇大哭,而是使劲的叫唤,使劲的喊,那意思就是我一定要吃到。当时大学同学那个尴尬。

最后处理的结果就是打伞出去给孩子买了油条,小宝吃上了油条,又恢复了日常的乖巧和可爱。

后来,我就问大学同学,这个情况一直这样吗?大学同学是啊,在家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老人什么都是第一满足,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想要的,那就要第一时间满足的,没有满足那就撒泼呗,反正最后也能满足愿望。

孩子是最近接到身边的,因为老人身体不好,所以现在大学同学自己看孩子。但现在的情况是孩子这个样子,真的是头疼。讲道理,他不懂,但不管,这孩子真的会一直闹下去不停。最后,那自然是大学同学妥协,怕孩子真闹出什么毛病来。

当然,这个4岁宝宝的情况非常的常见。

除了这种要东西,还有孩子的玻璃心也很让父母头疼。孩子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一旦不选自己就会难过,或者做事情没有得到表扬就非常不开心……

这些都是孩子抗挫力素质低下,或者说孩子的逆商存在着问题。

逆商是什么?它是由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直白来说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一些不顺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所做出来的一些相对的反应,是直面解决还是选择逃避,等等。这种能力就是逆商,也叫挫折商。

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数不清的各种困难、困境,他们就需要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对抗这种外界环境,从而慢慢地锻炼出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战胜外界的自信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小的时候,整体的教育反而更加容易板正,在他们还没有完全的察觉到的时候,父母用心就可以助力孩子拥有很好的逆商。

为了这个方面的培养,我选择的是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阳光博客出品的《逆风我能行》这套绘本。

它不是说教,而是将逆商的需求融入到了简单的绘画故事里面,帮助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感同身受,同时代入自己。

这套书一共有三本组成,分别是《小乌龟的大冒险》《不变色的变色龙》《不可思议的河马背包》。每一本都自成一体,传递出逆境之下的顽强与坚持,充满了非常大的能量之力,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身边一直存在但没有在意的逆商。

第一,为什么选择这套书

这套书不是我随随便便拿的,而是经过我的斟酌选择出来的。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

①绘本比文字说教更有吸引力,孩子天生对于图画敏感。如果一本书全是文字,并且还是说教的语言,别说孩子了,我想任何一个大人也都不愿意继续看下去,哪怕里面的内容很好。

②书籍本身价值高,它曾荣获日本第六届图画书出版大奖,这足以说明这套绘本的受欢迎程度

③整体的设计也非常的适合孩子,很经典的日式绘本风格,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童趣清新,让孩子边读边发出笑声。故事哪怕不认字也能翻阅过七七八八,方便孩子们的理解与代入感。

第二,如何使用这套书

我家孩子最喜欢的是《不变色的变色龙》,这也跟我们之前的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得到我家娃的喜欢,绝对是意料之中。

我就以这本《不变色的变色龙》来给大家说一下,如何使用这套书,更好的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故事讲的是沉醉森林里面住着一群变色龙,但有一只叫小龙的变色龙非常不想变色伪装自己。他想要做自己,但是他又害怕因为与众不同,被其他的变色龙讨厌而变成孤零零的一个。所以他最终学会了变色伪装自己。哪怕得到了众多变色龙的表扬,小龙一点都不开心,因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不变色的变色龙,他可以用舌头很勇敢的击打树枝并将其弄断。小龙问他为什么不变色,他说,“面对危险的时候要勇敢战斗。”

小龙受到这个鼓励,每天都勤加练习自己的舌头,最后在大家遇到一只大怪蛇毫无抵抗力的时候。小龙克服了内心的困难与纠结,最终用舌头战胜了怪蛇,做到了自己。

故事整体很简单,但故事中却藏着几个孩子们需要在日常中调整的地方:

①坚持自己:自己与别人不同,不一定是错的,需要理性地分析,而不是全盘的否定自己。

②独一无二很酷:就像那只不会变色的变色龙,他把自己的舌头技能锻炼地不错,所以他很勇敢,什么都不怕。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有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依然也可以赢得大家的支持与关心。

③做到最好:做任何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尽自己所能去做到最好,迈出的每一步都值得肯定,并且未来的自己,也是通过这一步步累积而来。

抗挫力就是自己能够对抗外界的一种决心和展示的能力,就像书上说的,“想要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还要用尽全力,每一天都要如此。”

挫折不可怕,困境更不用害怕,因为我们拥有足够满满的信心,战胜外界,获得内心的自信之火,从而最终走向成功之路,获得新生。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无可奈何,但不管怎么样,首要前提是克服而不是逃避,更不是忘记了自己的无穷潜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