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野生动物园科普不看不知道系列 [复制链接]

1#
WEACTION物种进化系列第二课《物种认知·生存与习性》将于9月19日正式开营,快跟着豆浆老师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探索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吧~

好奇篇

羊驼为什么会吐口水?

一般情况下,吐口水是羊驼的自我防卫举动,当它们感觉到有威胁时,会用此方式向敌人予以警告;另外羊驼是群居动物,有高低阶层之分,它们会用吐口水的方式表示挑衅和训斥。羊驼的口水是由肠胃的回流物(未消化的草料、唾液和胃酸)混合而成,所以呈现淡绿色并且有一种酸臭的味道。近距离接触羊驼要小心哦~

小浣熊名字的由来

把前掌浸在水里的独特行为是“浣熊”名字的由来,野生浣熊有在水中用手掌寻找食物的习性,经常被误认为是在洗猎物。浣熊的爪子有丰富的触觉细胞,在与水接触后,爪子上薄薄的角质层变得柔软,可以增强手掌的触觉能力,以便更准确地测量食物的重量、尺寸、材质以及温度,并不是真的在洗东西。

火烈鸟的羽毛为什么是红色?

与食物有关。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色,它们食用的虾蟹、贝类、藻类、浮游生物等含有大量虾青素,在它们体内经过化学反应后,就变成了呈粉红色的类胡萝卜素,从而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红色。一般来说,火烈鸟羽毛变红需要经历两到三年。红色越鲜艳则火烈鸟的体格越健壮,越能吸引异性繁衍交配。

科普篇

顽强的小袋鼠和“育儿袋”

袋鼠妈妈的育儿袋常年保持35℃左右的温度。刚出生的小袋鼠全身通红且毫无视力,如同一粒花生米大小,它们依靠着健康有力的前肢,顺着袋鼠妈妈的舔舐痕迹,从生殖道一点一点爬进育儿袋里,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进入育儿袋后,小袋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吃奶,它们必须“自力更生”找奶吃,且不能松口,一旦掉落在育儿袋底部就会被饿死;长到6个月,育儿袋装不下它了,小袋鼠就从袋子里出来学习生存技能,偶尔还会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一年后小袋鼠们正式断奶离开育儿袋,直到三、四岁袋鼠才算发育成熟,期间仍需要袋鼠妈妈的保护。

如何区分亚洲象与非洲象?

(1)体型:非洲象的体型比亚洲象大

(2)耳朵:非洲象的三角形耳朵要比亚洲象的四角形耳朵大一倍多,好似两支巨大的蒲扇

(3)象牙:非洲象的象牙也比亚洲象的长得多,而且雄兽和雌兽都有象牙,亚洲象则只有雄兽有象牙

(4)象鼻:非洲象的鼻子上有环裂的皱纹,又多又深,就像是一节一节的水龙带,鼻端上有两根指状物,亚洲象的鼻子则较为光滑,鼻端上只有一根指状物

(5)脊背:非洲象的脊背向下塌陷,亚洲象的脊背略微向上弓起

(6)头顶:非洲象的头顶是平的,而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俗称智慧瘤,中间则凹下

(7)脚趾:非洲象的前肢具4趾,后肢具3蹄,而亚洲象的前肢具5趾,后肢具4趾

(8)最高点:非洲象的肩部、臀部的位置最高,而亚洲象头部的位置最高。

可怜的猎豹

猎豹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哺乳动物,最高时速可达90公里,但是它们在狂奔的同时,心跳、血压、体温都会剧增到危险边缘,如果米内无法追上并压制住猎物就只能放弃,因为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体力,以便抵御天敌(狮子和鬣狗)的袭击。而且猎豹不适合战斗(它们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选择了速度,全身的肌肉都是为奔跑而设计的,为了奔跑时避免头部颠簸,猎豹的头非常轻,导致咬合力较弱,且大长腿导致它们下盘不稳)所以体型小一号的猎食者也能对它们发起进攻、抢夺食物,导致猎豹很难成功进食,如果体力耗尽食物也被抢夺,猎豹就会被饿死。

冷知识篇

河马才是真正的“汗血宝马”?

不是。河马身上没有汗腺,但是却有一种红色分泌腺体,可以分泌出叫做“河马汗”的粘稠液体,这种液体结构非常精密,能够反射阳光,具有防晒、保湿、防蚊虫和避免脏水感染的屏障作用,人们常误认为河马流的汗是“血汗”。

不爱睡觉的大象

野生非洲象是目前已知睡得最少的哺乳动物,平均每天仅睡两个小时,有时甚至全天不眠。成年象一般都是站着睡觉或休息的,但偶尔也会躺着小憩一会,不过躺着睡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庞大的体型会对心脏造成压迫;小象一般躺着睡,随着它慢慢长大,躺睡的情况会慢慢减少。研究人员猜测,大象睡得少可能与它们的体型有关,体型越大的哺乳动物越倾向于少睡;站着睡可能是为躲避狮子或偷猎者,站立能让它们更快地在危急时刻做出反应。

长颈鹿的“高血压”

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这样的身高要求它们拥有更高的血压,以便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很远”的大脑。所以长颈鹿的血压大约是成年人的3倍,心脏的重量是人类心脏重量的三十倍,好比两三个大西瓜的重量。但是如此高压下,长颈鹿迅速抬起头时却不会头晕目眩,因为它们耳朵后方的辧膜会调节血压避免眩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WEACTION公益游学中秋营·物种进化系列课程现已开售,欢迎咨询报名!联系我们客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