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个“原来河马会蝶泳”的视频,惊呆了众网友。游客乘坐在快艇上观光,观光艇不知道什么原因惹怒河马,便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河马全程“蝶泳”以惊人的速度疯狂追船至少4分钟。船只被迫靠岸,河马也消失了。不过,乘客也不敢上船了,生怕河马潜伏在水底某处。当地人都知道河马平时是个憨憨,但每年伤人致死数量远超狮子与尼罗鳄之和。
震惊之余,网友们也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很多人认为河马不会蝶泳,只是在水里跳跃。还有人恍然大悟——原来“河马”的名字是这么来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水里阻力大,无法跳跃,河马一天泡澡16小时,游泳不用学都会了。为了支持这个观点,还把“鲸鱼、海豚是河马近亲”搬了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想说“我兄弟天天在大海中游,我多多少少也会一招半式”?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河马,分析一下它到底会不会游泳。
鲸和河马是兄弟
河马的名字与它们在水中像马一样狂奔无关。古希腊人第一次看到河马时,想要对河马进行归类。根据外貌思来想去,觉得跟马比较相似,认为河马与马应该有血缘关系,而且还天天在河里泡着,于是取名河马。
20世纪初,随着博物学不断发展,很多学者发现河马与猪更为相似,特别是大臼齿样式如出一辙。于是,河马与马断绝了关系,猪成了它最亲近的兄弟。
河马、猪都属于偶蹄目,马属于奇蹄目。
奇蹄目:脚趾数为单数,犀牛、马、貘。
偶蹄目:脚趾为偶数,四足皆为二趾或四趾
偶蹄目包含猪形亚目(猪),反刍亚目(牛、羊、鹿)、胼足亚目(羊驼、骆驼)都是河马的远亲。
21世纪,科学又进步了,遗传学家开始从“血缘”入手,也就是遗传物质DNA。这一研究直接颠覆了人类对河马的认知,现存动物中与河马最亲近的竟是海洋中的鲸鱼与海豚。
(印多霍斯兽)
河马与鲸鱼的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万年前,这是一群样子像小鹿的偶蹄目动物。或许是为了采食河底鲜美的水草,或许是那时气温不断攀升需要降温。总之迫于某种压力,原始[鲸-河马型]动物开始探寻水中生活的可能。
(鲸类演化)
万年前,在不断尝试下原始[鲸-河马型]分化出鲸豚类分支,最终它们从河流游向大海,统治了全球海洋。
(石炭兽)
万年前,另一个分支[石炭兽-河马型]脱颖而出,它们继承了祖先半水生习性。在发展过程中,一支名为“石炭兽”的后裔,更是盛极一时,但却没有笑到最后。
中新世中期,[石炭兽-河马型]开始衰败,石炭兽也在万年前彻底灭亡,但有一个旁支却侥幸存活至今,它就是河马。
(倭河马)
河马分支大约出现在万年前,虽然起步晚,但也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印度次大陆,高达20多个物种。如今仅剩河马、倭河马两个物种,都生活在非洲。
通过时间线,可知鲸豚类在万年前就与河马分道扬镳。换句话说,河马与鲸类已经疏离了万年,这足以让它们"面目全非"无法“相认”。
此外,鲸鱼祖先游向海洋是与河马分道扬镳之后发生的事,而河马的历代祖先始终在陆地与河流中徘徊。换句话说:鲸鱼和河马虽然是兄弟,但河马从未在演化过程中获得过游泳技能的传承。
河马到底会不会游泳?
吃陆地上的草,还抢占水域资源,地球现存的动物中只有河马一种。这种半水生的特殊生态位也是河马繁荣至今的秘密。
非洲草原上不乏强壮的食草动物,但它们的数量会被大型食肉动物所控制。河马一般晚上出来吃草,白天就在水里泡着,陆地上的食肉动物想吃也没办法。不过,半水生也限制了河马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减少水中的阻力,河马表皮十分光滑与娇嫩。弊端是不能长期晒太阳,上岸太久就会干裂。
为了消化草中纤维,食草动物都演化出了高效的消化系统,例如反刍、加长肠道。然而河马却没有在消化上下太多功夫。
河马结肠很短,还没有负责吸收水分的盲肠,大部分水都会跟随粪便排出去。为了解决吸水效率低的问题,河马每天要猛喝水,要不然就会脱水。
此外,河马长着獠牙,咬合力很强,但对它们咀嚼青草没有帮助,反而是一种阻碍。
由于代谢率、吃草慢、消化慢,还不能长时间离开水,所以河马只能减少活动量,长时间泡澡,成为动物中除了名的“懒*”。
大多数时候,河马会等夜色降临到不远处觅食,或者只啃食岸边的青草。在干旱的季节,岸边无草可吃。河马在太阳下山后就启程,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寻草。
干旱的时候大家都饿肚子,当河马需要走更远的路,花更长时间在陆地上,食肉动物便有了机会。狮子虽然不敢和河马正面硬刚,但会组团拖住河马,不让它们回到水中。
一些小河马长时间无法突破狮群的包围圈,很容易出现脱水、体力不支的情况,最后只能被活生生啃死。因此,河马人送外号“挨啃小天使”。
河马既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陆地上的草。饮食习惯决定了河马无法完全离开陆地,也就无法像兄弟一样游向大海。
在半水生的生态位上,河马偶尔会挨啃,但生存压力并没有将它们完全困在水中。所以河马根本不需要游泳,至今都不会游泳。
开头画面中的“蝶泳”,只不过是河马利用脚蹬河床,在水中不断跳跃前进。河马领地意识极强,脾气火爆。或许是误认为观光艇入侵了它的领地,所以奋力追赶。#河马蝶泳追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