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环境变化都是极为缓慢地,动辄就是几千万年的跨度,缓慢变化的气候是地球上丰富多变的物种最大的“幕后推手”,没有哪个物种会一直称霸地球,在缓慢的气候更迭中,往往就是“旧神”陨落“新神”登基。
当然地球这样相对温和的“态度”并不会一直维持着,从古生代泥盆纪统治海洋一亿年的邓氏鱼覆灭,再到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古近纪恐龙时代的终结,剧变的气候就成了地球物种大灭绝事件的主导因素,大起大落气候变化背后的原因,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而这些气候剧变中,持续仅20万年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绝对可以称得上最诡异的气候剧变。
地球发了一次“高烧”
这次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起因还要从万年之前说起,在那颗导致了恐龙时代终结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地球几千万年好不容易建立的平衡再次被打破,不知道是因为撞击带来的巨大能量改变了地壳的运动导致火山频发,还是生物大灭绝后植物数量锐减固碳能力变差,反正结果就是碳循环出现了阻滞,火山喷发或者大火产生的巨量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地充斥于大气中,全球的平均气温开始剧烈上升,在万年时间里上升了3℃,导致了极热事件的发生。
万年前,地球的温度突然上升了5-8℃,不少文献纪录认为这个“突然”持续了不到2万年的时间,2万年在地球的地质年代中算得上比眨眼的时间还短,是什么引来了这样突如其来的高温呢?
最有说服力的观点还是倾向于,地球万年的不断变暖,最终量变引发质变,气候变暖对洋流的影响非常大,大量的暖流流向了常年冰冷的深海,而深海中的“温室炸弹”可燃冰大量的释放出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保温能力可比二氧化碳强20多倍,甲烷的释放又促进了气温的进一步上升,于是地球气温直接“起飞”了,而且甲烷在大气中并不稳定,会受到紫外线的氧化,也会向宇宙逃逸,这是解释了极热事件结束后地球气温为什么会迅速回落。
南极可燃冰取样
那么这一期间有多少的碳被释放出来呢?马库斯·古德伊尔团队通过分析这时期海洋沉积物的岩心,计算出大约在3万亿吨,整个排放过程持续了大约5万年,这么多的碳比全球化石燃料储备的碳还要多,而现在每年化石燃料排放的碳在10亿吨左右,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亿吨。
这么庞大的数字,直接让地球发起了“高烧”,并且在极热事件结束后,地球温度依然在稳步上升,在万年里又缓慢回到了极热事件时的高温水平,这样的缓慢上升的温度,对动植物来说可是天大的机遇。
逼得鲸鱼祖先下海
这个持续数百万年的大暖期被称为早始新世大暖期,高温带了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局部地区丰沛的降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区,当时的降水让这一地区河床遍布,河道纵横,让原本很多在地上跑的动物没了立足之地,这些动物中,就包括鲸鱼的始祖——巴基鲸。
巴基鲸全称巴基斯坦鲸,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巴基斯坦,被认定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原始的鲸类,它生活于距今万年,正是早始新世大暖期期间。
巴基鲸的样子和今天的鲸鱼完全不一样,它身长1米左右,四条腿走路不说还有一条长尾巴,虽然名字里有个“鲸”字,但巴基鲸拥有着非常健壮的四肢,它们的牙齿也是陆地肉食性哺乳动物中典型的犬齿臼齿相结合的类型,这样的形象放在今天就如同一条大狗,不过巴基鲸和犬科动物只是“雷同”,在分类上更倾向于河马的祖先,所以巴基鲸确切的说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同时也在出土的巴基鲸牙齿化石上发现了明显的草植磨损的痕迹。
向大海迈出第一步对于巴基鲸来说并不困难,实际情况也可能不得不转向水下觅食,那时候的巴基斯坦地区面向浅海,加上河沼密布,粗壮的四肢似乎没有了奔跑的用处,反而在水中“狗刨”更加适合。同时,巴基鲸的背部已经进化得像鳄鱼那样比较平滑,鼻孔也朝上,眼睛额耳朵的方位也表明巴基鲸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水下,这些迹象表明巴基鲸已经开始适应了水下和陆地的生活。
网上有朋友问到巴基鲸是不是两栖哺乳动物,其实在生物学分类上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动物,在生命树上都没有任何的重合,两栖哺乳动物的说法本身就不合理。
如今全球变暖会出现新的大暖期吗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中,全球平均气温最高时约23℃,而年全球平均温度达到了14.9℃,根据气象专家的预测,按照现在碳排放的速度,可能会在年达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碳总量,截止到年,人类总共排放了大约1.5亿吨碳。
同时,根据哥本哈根大学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新研究,北冰洋地区的大部分的气温,在过去的40年中以大概每10年增长1℃的速度稳步上升,这种气温上升速度与上一次冰川时期的升温速度非常相似,可以说控制全球碳排放量,拖住全球变暖的脚部刻不容缓。
但是会出现像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中的大暖期吗?这个不好说,因为当时的地壳运动和生态环境与今天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极热事件本身停留的时间很短,在地质中留下的痕迹也很少,很难与今天的地球环境相比较。
藏南定日地区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野外剖面
不过,全球正以这种速度变暖绝对不是好事,量变到质变的结局是怎样的,也许只有来到的那天才会知晓,然而那个时候明悟不是有点太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