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经在他的创作心情智力一书中说过: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
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话题,有些人说智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方向,那么,情商就决定了孩子未来在这个方向上能走多远。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能说会道就是情商高,其实,真正的高情商常常表现在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上面。
孩子情商的高低并不是天生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绪管理导师,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什么是情商?
“情商之父”戈尔曼认为:“拥有认知自身感受及他人感受的能力,从而促进个体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感,并且维系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其实说得简单一点,情商,就是人表达感受、控制情绪、抒发情感,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的能力。大凡情商高的人,个性友好快乐、学习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好、事业进步快。
人际交往能力差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人群的中心、主角,一些从小很有才华的孩子,就因为不受同伴喜爱而“不合群”。长大以后,一直“怀才不遇”,自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仅才华得不到发挥,而且一生总是“不顺”。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愤怒。孩子会用愤怒去掩盖自己很多情绪,比如受挫、伤心、失望,甚至有时候他就是觉得疲倦了,也会发脾气。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让他明白其实自己在经历什么情绪。
一旦孩子能够清楚他们真正的情绪到底是什么,他们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需要父母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拥有人际交往的能力一生才会心情愉悦,心想事成。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也感到很快乐。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性情乖戾、忧郁的人,人人都喜欢与快乐而热情洋溢的人在一起。
压力过大容易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不要因为孩子情绪化就责骂或无视他,要用最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对待他。
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从小打球输球后,都会哭鼻子,她的妈妈也是她的教练,总是告知她要回到战场,勇敢的面对困难和失败。不仅在成功中获得信心,也要在失败中,学会去勇敢的承担,失败也不是坏事,会让你变得更加勇敢和强大。
人是经验的产物,每个人当下的性格、行为模式、偏好,都是在成长经历中逐渐定型的。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正确的评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
坏情绪易引发“蝴蝶效应”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报5、6个培训班。由于压力太大,孩子完全消化不了,结果培训到最后脑子一团浆糊什么都不会了。这个孩子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学习的,由于辅导班太多,不停的给孩子施压,使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
家长越让好好学他就越不好好学,甚至故意不好好听课,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让孩子对学习没有了信心,学习没有主动性。家长和他沟通他也不说话,孩子的负担明显过重。这便导致了厌学的开始,孩子的确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培训班,便会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样一个小的事物很可能影响整个事态的发展。
这时候家长要多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让孩子调控好他们自己的情绪,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刻看成是自己教育的一面镜子,更好的指导自己调整教育方法以及提供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机会。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最好的办法是你和孩子一起想出不止一种解决办法,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如何管理自我,如何从情绪状态中走出来,用理性去解决问题。
罗森塔尔效应:“暗示”的神奇魔力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在沟通中,真诚而合时宜的使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别人多一些鼓励、赞美和激励,可以在别人的心里开花、结果,使别人受益一生。告诉孩子我们的“心”,决定着影响的方向,“心若向阳,无谓悲伤;心若止水,波澜不惊”。多给自己一些积极、阳光、正能量的心里暗示,你会发现,一切都会越来越美好,孩子的情商也会越来越高。
戈尔曼博士告诉我们,孩子在伤心,生气,或者恐惧的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这时候要先认同孩子的情绪,然后教他如何安慰自己。这个安慰自己的能力,会让他受益终身。把握机会,在孩子情绪化的瞬间建立信心、提供指导。当你意识到孩子出现不好的情绪,就要主动引导他的情绪,而不要让这个情绪进一步恶化,告诉孩子换个角度你也许会发现新大陆。
登门槛效应:人际关系的真谛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登门槛效应”。
把大的任务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以完成的小目标,犹如登门槛时一级台阶一级台阶的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到高处。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比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等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然后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积极的奋发向上,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商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应当从孩子抓起。尤其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已经开始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试想,如果孩子性格孤僻、脆弱、情绪波动大,即使他的智商再高,再聪明,未来的路也很可能走得很艰难。
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一般认为,0-6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三岁前的婴幼儿时期。所谓“三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人情商的建立与成型大部分是在三岁前完成的。
1.创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父母与孩子应多交流,让孩子敢爱、敢说。让孩子多参与到家庭的大小事务,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能培养孩子与人交际的自信心。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可以带孩子多与小朋友接触,让孩子主动分享玩具,多与小朋友共同玩耍,让孩子融入到自己的交际圈内。
多讲故事给孩子听,多读培养情商的绘本,比如:
--《是蜗牛开始的》学会如何肯定自己和理解别人,学会对别人看待自己的不同角度应该怎样对待才是正确的自我评价。
--《你别想让河马走开》一个热闹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礼貌待人,将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力量。
--《乔治和玛莎》通过描写好朋友之前的种种趣事,让孩子在快乐中感悟友情的分量和意义,体会维系有益的智慧,提升与人交往、相处的能力。
2.发现迹象,指导行为。
一般来说,社交能力强的孩子能时不时的观察留意周围的环境,并且发现一些迹象,来指导自己的社交行为。比如以下几点:
a.可以专心听别人说话,不会随意打断。
b.留意其他人的行为,试着理解这些行为所传递的信息时什么。
c.可以感受对方的感受,并会用恰当的方式回应。
3.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的社会规范敏感期是2.5岁-6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会很容易玩到一起去,但是也很容易起矛盾。所以教会孩子分辨一件事情的对错,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就非常重要。
要想有高情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常的社会环境中,一点一点的懂得感受他人情绪,表达自我立场。
孩子具有高情商的好处
很多家长们意识到: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而拥有较高的情商的话才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后到了社会上,才能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将来的工作。所以在提高孩子智商的同时,要适当的提高孩子的情商也很重要。
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个人无论是开心或者是难过,都是需要有人分享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是无论开心还是难过都想倾诉的对象。所以,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波动,主动的帮他们分担情绪,并引导孩子说出来。
1.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
教会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换个想法、转个说法,也许就会柳暗花明。要允许孩子发泄情绪,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等他情绪过后,要教会他控制情绪。比如,“宝贝,咱们有不满可以发脾气,但是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也许问题会更糟,咱们可不可以想下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孩子管理情绪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也要用心。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多换位思考,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更好的与人和睦相处,包括独立性、同理心、责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面。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内而外发出的涵养,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孩子来说,道理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倾听他们说什么,在难受的时候能够握住一双温暖的手,有让他们感觉安全的父母,能够对父母敞开心扉。
孩子发脾气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来解决:
a.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父母真诚的表示理解。
b.跟孩子多沟通,多解释。
c.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
d.给孩子找一个替代品。
e.给孩子换个新环境,换个心情。
列宁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无声的教育,是孩子行为规范的榜样,对孩子有强大的感染力,父母在做好孩子榜样的同时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他遇到的问题,不仅能减少孩子发脾气的次数,也是交给他正面思考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学会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先鼓励他用语言表达,然后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但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可以试试5步情绪控制法,让孩子重建自信,学会承担责任。
“增减效应”: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评价他人时可以先说对方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6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孩子一旦觉得大人认定他是不好的,他会更加不愿意改。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琢磨透孩子的想法,运用“增减效应”,帮助孩子一步一个阶梯的向好的方向发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助力孩子高情商的培养。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喜欢听表扬话是孩子的天性,表扬能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激扬自信,从而奋发向上。所以,父母对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这样做,教育效果会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批评以及情感投入,都要逐步增加或减少,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一直表扬的效果还好。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社会是一个人与人相处的环境,并不是考了两本证书,有个文凭就能在生活里畅通无阻。情商才是重中之重,这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中的综合能力。
在演艺圈里面广受好评的就是演员*渤,不管是跟人交谈还是长时间相处,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受,并且无论何时都不会让别人处于尴尬境地。在很多人眼中,他就是高情商的模范,也是教后辈学做人的模板。那么这种高情商是怎么练成的呢?其实关键就在于理解,能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也就是换位思考,属于人特有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越强,就越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就不会发生让别人尴尬的境地。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用说什么大道理,只需要培养孩子经常换位思考,不要凡事太自私自利。多理解别人,才能处理好很多人际上的问题。
很多人对于高情商的理解就是“圆滑”“会办事”,但其实真正的高情商反而是“真诚”。真诚是真心待人,诚意办事,正是因为真心为别人考虑,所以做事才会赢得别人好感和肯定,这叫获得民心。
嘴甜、脑瓜灵的孩子人人喜欢,但是关键也要待人真诚,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肯定。情商高的人对于自我以及他人的情感把控能力很强,善于用有效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通过影响人们的兴趣、理解、意志力、忍耐力等方面,使得更加的适应社会。
什么叫有效交往?就是能使人产生愉快感觉的交往,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能做到有效交往。
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特质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成长型思维助力高情商的发展。
情商高的人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的交往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有利于友谊的深化,有效交往才能增进感情、发展友谊。每个成功人士往往都有一种特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更是被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很多国际上顶尖的大企业,定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这种特定心理特征叫做“成长型思维”。
让孩子具备成长型思维会更加坚韧,他们遇到的挑战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挑战越大也就意味着成长的空间越大,即使挑战失败了也不要否定自己,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虽然也会因为学习、生活的琐事而或喜或悲,但也总能及时自我调整,不在怨天
尤人的悲观情绪里消磨自己,尽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总结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孩子懂得,我们要去适应环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学会共情。被用心爱过的孩子,更懂得去爱别人;被给予分享的孩子,才愿意去分享。家长若乐观向上,传递给孩子的是更加宽阔的思维,培养孩子更加乐观的去看待困难、挫折,才能增强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家长要先做到换位思考,尊重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到。情商高的孩子,为人处世上面更加得心应手,人际关系会更加成功,生活和事业也会因此更加顺利。孩子情商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高情商更容易指引孩子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