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幼崽,众所周知的弱小。
小婴儿身上的标签,除了“可爱”外,其余只剩“羸弱”、“吵闹”、“笨”、“啥也不是”、“吃了睡睡了吃”等词汇了。
对比其他生物的幼崽,人类婴儿似乎没有任何规避风险的能力,而且还容易发出声音吸引野兽的注意。
鸟类因为会飞的优势,将幼崽放在高处能有效的躲避大多的危险。蛇,龟等爬行动物,它们的幼崽出生起就能照顾自己,这些幼崽天生懂得怎样躲避危险。
哺乳动物中,马,牛,羊,猪,鹿,骆驼,包括犀牛、河马等有蹄类,它们的幼崽生下来不久就能站立,并在几十分钟内学会奔跑,一些幼崽天生就知道通过趴低身子,躲进草丛、灌木中隐藏自己,在危险来临时可以选择跟着妈妈奔跑,或者藏起来一动不动。
食肉猎食者的幼崽虽然比不上这些有蹄类动物,但它们的幼崽也比人类要强,成长速度相对人类来说快很多,父母不在身边时不会乱跑乱叫,且猫科动物遇到危险被母亲转移时也懂得安安静静一动不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反观我们,现在人类婴儿的这种又菜又爱作的状态明显不适合野外弱肉强食的生活环境。
那么,原始人是依靠什么赢得这场野外角斗的呢?这得益于幼崽们的爸妈。
与现代人中只有贝尔·格里尔斯才能荒野求生不同的是,原始人全部都是荒野生存专家,而且,原始智人的存在,也让许多生物,被迫开启了求生模式。
①发达的汗腺,直立行走缩减的消耗,让原始人获得了不俗的耐久力,再加上智商优势,人类可以通过跟踪、轮替攻击、围猎等手段消耗猎物的耐力,等到猎物筋疲力尽时再群起而攻之,手握长矛,原始人在食草动物面前几乎战无不胜。像猎豹这样的极端速度选手耐力就不行,全力冲刺的时间都不能超过一分钟。
现代人的耐力就比较差了,尤其是久坐的办公人员,谁都比不过了。
②身体素质。与现代人不同的是,原始人还几乎完全是依靠自身素质与猎物搏斗,陷阱和火攻还是辅助手段。原始人也有一米多的身高,极高的灵活度,加上长矛木棍,尖牙利爪在他们面前还真不够看,尤其是人类的投掷能力,远距离攻击对其他动物来说就是降维打击。更别提后期带*的弓箭了。
另外,肢体的灵活加上持久力,让人类有机会采取击伤放血的消耗战术,无需像狮子老虎那样精准攻击颈部,也不用贴身肉搏让自己置于危险中。
③协作能力,自原始人开始抱团之后,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动辄5米长3米高的猛犸群也成了人类的狩猎对象,甚至有专家猜测,人类的捕杀才是导致猛犸灭绝主要原因。这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对人类群落造成威胁了。
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减少消耗,也能增加容错率,不至于因为某个环节和某个人的失误导致狩猎失败。
再说会人类幼崽的哭声,还会是劣势吗?
人类婴儿由于无法说话,只能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困,饿等生理需求,不舒服时也会通过哭声表示抗议,所以,哭声其实是人类幼崽和父母“交流”的主要手段,父母也会对婴儿的哭声格外敏感。
除此之外,哭声也像是冲锋的号角,有研究发现,婴儿的哭声会影响人类,尤其是父母的情绪,他们会本能的去共情幼崽,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婴儿的哭声就像给父母打上了一针肾上腺素,提高父母的警觉和反应能力,即刻进入战斗状态,幼崽的哭声也就意味着周围能动的一切都将成为原始人父母的攻击目标。
因此,即使有被哭声吸引而来的动物朋友,哪怕你就是路过看看,都得承受手持长矛的原始人父母的怒火。你以为是天敌来了?不,是外卖来了。
大家可以将自己代入一下原始时代的野兽:你是一只猛兽,生的高大威猛,附近的动物们都害怕你,你觉得自己威风凛凛。某个月黑风高夜,和平时一样,你隐藏在一片茂盛的草丛中,随时准备将路过此地的弱小动物就地正法,饱餐一顿。当你正聚精会神的审视猎物时,突然感觉到周围出现了很多亮起的光芒,这些在风中摇曳的光亮,未知、梦幻而又诡异,当你还在诧异的时候,你突然听到从未见过的尖锐怪嚎,其中似乎还夹杂着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你吓呆了,看着这摇曳的光芒,听着可怕的声音,还有那逐步逼近的晃动黑影,不知怎么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插满长矛,继而又只剩下皮囊的同类场景。你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可能是你小时候见到过一群两脚兽的狩猎。虽然距离还比较远,但你敏锐的感知力告诉你,这就是那些两脚兽。
你不敢逗留,你夺路而逃。你暗自庆幸还好这种可怕的生物带有警告,让你提前发现并避开危险。你暗自决定将自己和同类的遭遇告诉伙伴和后辈们:当你们听到类似的嚎叫,那就证明一定会有群可以驱使魔法(火焰)与神兵(长矛)的恶魔在附近游荡,快跑。
那边正带孩子搬家的人类祖先们:什么大黑耗子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以上,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