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40764.html写在前面:
一、《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是小荷创始人冯斌老师(河马国王)前几年的一部作品。
二、冯老师喜欢教育,也喜欢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乐事。这部关于苏州老学校的图书,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见证。遗憾的是,那些老学校,或已不复存在,但因有了冯老师的收藏,那些教育时光才得以定格为永恒,为后人所传颂。
三、另,年10月1日,中秋国庆佳节,倾注了冯老师数年收藏心血的“毕业证书·苏州老学校博物馆”,在小荷中园湖西三院隆重开馆,在现代化的园区金鸡湖畔,树立起了一座文化地标,其亦为中国第一家老学校博物馆,展示了自清末至当代,苏州及其他省市、港澳台地区的毕业证书,很多是第一次展出,弥足珍贵!其亦将成为冯老师教育收藏的文化窗口!
四、经河马老师同意与授权,本网即日起,开始连载《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以期新教师及其他人士明晓苏州教育的昨天和童年——知道“我是谁”,明白“哪里来”,亦启发今人思考教育的今天与明天——要到“哪里去”!
五、敬请读者欣赏!
“作文狗”网编辑部
年10月深秋
第二辑
一、振声:一所已经消失的中学
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九二年或九三年的样子,我在观前街附近的一所小学上作文课,业余的,纯粹为了挣点养家钱。那所小学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马医科中心小学”。
课堂上,我让学生想象“马医科”的由来,孩子们立刻热闹起来,思绪飞扬。记得有两个答案比较精彩,一个是说,这医院,专门给生病的马看病的,所以叫“马医科”;另一个说,这个学校是由一个叫“马医科”的人创办的,为了纪念这个人。我听后大加赞赏!孩子们不仅是天生的幻想家,还是天生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他们假想的一切,皆有可能。后来,当真正的社会学者告诉我,“马医科”是根据了“蚂蚁窠”的谐音而来时,我大失所望,摇头叹笑。
十年后,当我在苏州文庙某店得到这张漂亮的毕业证书时,我终于知道,当年,孩子们在作文课上的猜想,竟然丝毫不虚:这所叫做“马医科”的小学校,的的确确曾经与一个人的姓名有关!
——这张颁发于年的“苏州振声中学校”的毕业证书,其实就是来自于我上过作文课的那所马医科中心小学的前身。“马医科”原来的名字并不叫“马医科”,而是叫“振声”,与一个名叫金振声的女子有关,正是她创办了这所学校;而当年的“振声”,也不是一所小学校,而是一所初级中学,是美国基督教在苏州办的十五家教会学校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漂亮的毕业证书,有三个看点请诸君注意:第一,它是双语的。笔者不懂英文。但是,八九十年前,即使在全苏州、全吴县,这张中英合璧的“双语毕业证书”,大概也是没多少人会看得懂的。太珍稀了!第二,它竟标注了两种年份,一是民国纪年,二是西历纪年,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阳历”。两种纪年法并列,在我所收藏的数千种毕业证书中,此属唯一!第三,学校是外国的,而校长却是中国人,是一个叫“万嵩沅”的先生。毕业证书上面的填空处,当是万校长的墨迹无疑。流利的书写,真如行云流水,潇洒之极!历经百年,而依然墨韵不减,风采依旧。
该证书高三十厘米,宽四十厘米。纸质等同于今日的“双胶纸”。八品品相,历近一个世纪而能如此留存如常,实属万幸。所谓老而不衰,旧而不损是也。每每翻阅,笔者目光亲抚,厚掌浅触,真正是深爱不已,百读不厌。
二十年倏忽而过,当年我曾经教过的那些孩子们,都已身为人父人母。但我不知道,这些“马医科”的孩子们知道不知道,他们曾经的小学其实还有过另一个富有动感和音韵荡漾的校名,那是一位优雅的女士的中文姓名,她爱中国,她爱汉语,但她是一个美国人:她是一个真正的“美”人。在校园的中心地带,那座典雅的灰砖小洋楼,就是金振声校长当年端坐和沉思的办公楼。门前的那棵老石榴树,也当是美丽的金校长亲手所植,初夏时节,一片火红。
然而,洋楼和石榴是“留”下来了,但其他的,却全都走了!就在写此文的半年之前,年的秋天,我曾经又一次来到这所最早叫做“振声”,后来改名“马医科中心小学”的校园,得知了又一个让我大失所望的消息:
马医科中心小学已被撤销。
现在,学校的南边一半,成了某老年大学;而金校长所在的北边小洋楼区域,则被一家培训机构所租赁。
年年五月,又将五月。金校长手植的石榴花不知是否仍将照眼而红?但当年的“振声中学校”与后来的“马医科中心小学”,却都已经尘落故纸,鹤没云烟。
所有的“过去”,都曾经是今天;而所有的“今天”,也必将成为过去。
——不信,我们等着瞧。
二、伯乐中学:曾经的光荣和苦难记忆
在苏州,以某人姓名来命名学校,似乎不是很多。当然,振声中学算一个,另一家叫做“伯乐”的学校也算一个。与“振声”不同的是,伯乐中学是为了纪念争取自由而献身的一位烈士创建的,这位英雄的全名叫“汪伯乐”。
我对伯乐中学的了解不多,这张伯乐中学毕业证书的获得,也纯属偶然:我经常保持联系的一家纸品收藏店主,在某个周日来电,说收到一件货,让我过去看看。当时,我正专心于民国毕业证书的收藏,偶然也幸得过几张清末的。我那时的想法是,年后的物件,不是很有收藏价值。而这张伯乐中学的毕业证书,时在年7月,我的兴趣当然不大。
我的许多收藏交易,大致的经历和经验是,你越是表现得兴趣不大的物件,它就越容易钻入到你的怀中,而店主也越发想要便宜地做成这笔买卖。于是,这次交易就在一场半推半就中完成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伯乐中学”。
此证的尺寸,大小与前述的“振声”毕业证书相似。不同的是,居中的毛泽东像代替了孙中山像,人像两侧的旗帜也更换了新式图案,代表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落款中的“私立”二字,也标示着这所学校的性质,在不久的将来,便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据有关资料考证,其实,年的“伯乐”,所谓“私立”,也已经名不副实,那时伯乐的经费开支,早已全部“革命性”地转为“国拨”了,校长一点也不用为教师的薪水发愁了,尽管用心去办好他的教育,当好他的伯乐吧。想想,做这样的校长真是心宽体胖、幸福长寿。
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