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的体型在非洲仅次于非洲象和白犀,大于黑犀和非洲水牛。成年雌河马平均体重约1.3吨,而成年雄河马能长到1.5吨甚至吨以上。以上数据足够震撼,但只因腿太短,拖累了它不高大但威猛的形象。
没被惹急的时候,河马通常会闭上大嘴藏起獠牙,看起来就是个人畜无害的慵懒胖子。然而它们的好脾气是有限的,暴怒的河马会瞬间释放出身体硬件的全部潜能……
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斑马,在被狮子、鬣狗追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跳河。但这是非常不理智的选择,因为河里不光可能有鳄鱼,还可能有河马:
河马攻击落水的羚羊、斑马,不只是出于保护领地——繁殖期的雄河马才关心这事。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马并不是纯粹的食草动物,它们也吃肉啊,也吃肉!
河马虽然和猪牛羊鹿一样属于偶蹄类动物,还有分瓣的胃和共生细菌,来消化植物纤维,但营养不够的话也会吃肉。只是它们的大块头实在追不上羚羊斑马,在水里又追不上鱼,干脆就守株待兔了。研究人员也多次观察到,河马津津有味地吃着河里或岸上的动物腐尸,甚至连自己同类的尸体都不放过。
河马是很特殊的存在,它是有蹄动物中唯一一种水陆两栖的。那么河马为什么选择水陆两栖生活?它为什么无法长时间离开水呢?
生理上的原因:高度依赖水
首先,河马必须大量喝水。河马消化道与其他偶蹄类(包括反刍动物、猪、骆驼)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结肠很短,而且没有盲肠,这一段是负责吸收水分的。这就导致河马对水分的吸收效率特别低下,粪便含水量达90%以上,它必须大量喝水才能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否则就会脱水。
其次,河马的皮肤娇嫩,在阳光照射下很容易被灼伤或干裂。为了适应水生生活,河马皮肤做了相应的改进,通体光滑无毛,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有得必有失,这种皮肤的弊端是缺乏保护,对阳光很敏感,尤其是热带非洲的阳光还那么*。因此河马需要泡在水里保持皮肤湿润,从不敢离开水源太久。
河马选择半水生生活是占据未开发的生态位,非洲食草动物都是陆生的,淡水里的就只有河马一种,这是河马繁荣至今的奥秘。然而,对水的高度依赖,也限制了河马的分布和扩散,今天河马就仅见于非洲,历史上曾见于欧亚,但从未进入过北美。
往期精选
满天星:花从天降,来自星星的故乡!
爬山梗吓退游客,中国各大名山:我还有机会吗?
中国最美公路解封!一年仅开放5个月,美到极致,却鲜有人去......
狞猫—喵星球的空中飞人!太炫酷了!
美到犯规!7月的这些花怒放啦,如梦似幻迷醉全城!
END
遇见自然星球遇见美好生活
喜欢就点“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