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木鱼
“新零售”从概念提出到现在已经6年,对零售人来说,这三个字已经听倦了。站在此时,回顾新零售到底改变了什么,一个很好的样本是盒马的第一家店——金桥店。这家刚刚过了六岁生日的“中国新零售第一店”,创造了诸多行业之最,也经历了行业最多的拷问和质疑。
初次露面
那是年,超市还是中国线下零售的主要业态,而-平米的大卖场则是超市行业的顶梁柱。大卖场的运营思路还是满足家庭一站式消费,讲究大而全。送货上门服务被行业认为是鸡肋,就算有也是次日甚至隔日到家,海鲜产品则更多的是冷冻品。消费者们也习惯了周末逛逛超市。
但一切正在发生变化。
年B2C电商大的格局基本固定,流量触顶,快速增长已经不可能,截止年电商交易在整个零售交易中占比不到20%,打倒线下也是不可能的;而线下零售也面临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顾客挑剔,独立做电商不成等困难。
特别是以商超为代表的实体零售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后,开始遭遇危机。从那一年开始,商超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榜单》显示,家超市企业中有28家出现销售负增长,平均销售额增长率由年的6.5%下降至年的4.1%。
此时的实体零售正在改变对线上对立的态度。已有很多人明确表示电商已经不是阻碍实体零售发展的重要原因,电商界也达成共识称实体零售值得敬畏,同时大家一致表示互联网和新技术是一个必须使用的工具。
但是没人知道,这样的一个零售业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当老菜(盒马CEO侯毅)告诉盒马金桥店第一任店长山啸,他要在上海做一个空前的零售业态,在这个类似超市的店里要布上悬挂链自动拣货、海鲜区可以即买即加工,现做现吃、还有用一只蓝色河马当吉祥物的时候,他无法想想那是什么场景。
因为当时的盒马除了PPT,其他什么都没有。因为没有案例,没有物业肯拨出这么大一块地方让他们尝试。想做要做海鲜堂食,但以往超市只有食品流通证,堂食属于餐饮服务,以往没有先例。
后来,经过阿里的背书,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终于同意盒马的入驻。另外,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下,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两大业态合并,颁发给盒马金桥店全国首张混业经营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上海物业对新事物的包容和政府监管体制和行政许可的创新下,年1月15日,盒马首店金桥店诞生了。
金桥店开业后,除了顾客以外,还吸引了许同行前来探店。只能APP付款、线上订单线下30分钟送达、店内悬挂系统、海鲜区的帝王蟹、蔬果按份卖、堂食区......这一切不仅让消费者感到新奇,更让零售业的同行们感到震撼。
同时,初次露面的盒马鲜生迎来更多的是质疑:这是不是一个炒作的噱头,这家店到底能不能赚钱,这家店能活多久?
质疑与模仿
盒马金桥店开业几个月后,“新零售”三个字被频繁提及,在彼时的定义中,新零售是一场对零售业三要素“人、货、场”重构的变革,变革的第一步就是打破线上与线下的壁垒。
作为第一个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门店,盒马金桥店被行业当作标杆,更多的人来这家店参观学习,来考察的包括过去中国零售行业模仿的国外大型零售集团。曾在法国留学,看到一批又一批中国零售人去法国学习家乐福的昱夏对壹览商业表示,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在他担任金桥店第三任店长的时候,经常接待国外大型零售集团来盒马学习考察。
这对盒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