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村民首次养殖的中蜂生长状况良好。万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0月14日电村民方远清看着自家产的蜂蜜,笑比蜜甜。苍松翠柏间,蜂桶整齐排开,一股浓郁的蜜香扑鼻而来。梨树乡河马村村支书李家明看着眼前的景象,露出欣慰的笑容。而一年前的李家明还总是满脸愁容。
万州河马村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当时,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村里18家传统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
拆了养殖场,生计咋保障?河马村告别传统养殖场,直面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半年时间,在青山中酿出一桶桶“幸福蜜”,实现了生态可保护、农业有增效、农民获增收,真正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告别传统养殖场
位于王二包市级自然景区的河马村,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森林占了80%以上,耕地面积所剩无几,多年来,村民们形成了养殖黑山羊的习惯,最多的时候全村有头。年,该村因养殖黑山羊实现整村脱贫。
年,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万州自上而下开启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整治行动,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地处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河马村,在生态红线内,要求所有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或者搬迁。
得知消息后,身为村支书和致富带头人的李家明,一直默默配合着养殖场的拆除工作,先是将自己亲手养殖的只山羊运走,清理掉废污,接着又给其他养殖户做工作、搞拆迁。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这种传统的畜禽养殖有着不可回避的污染,村民们怨声载道,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家都是从小生长在这里,也不愿看见环境被破坏,早就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了。”李家明这样不停地安慰自己和其他养殖户。
同年底,辖区内18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整个村庄开启了产业转型之路。
迎来绿色新发展
没了主导产业,全村人的生计怎么办?好不容易脱贫再返贫怎么办?
河马村的痛点成为帮扶单位区银保监分局和梨树乡党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