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霸气内蒙古最强代言来了 [复制链接]

1#

苍天神驹

降生草原

以鬃毛拂动日月

以四蹄磕响大地

冲破云层降临大地。

↓↓↓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

出土的戈壁安琪马化石,

将蒙古马的历史推到了万年以前。

草原先民视马为苍天使者,

与马为伴,

蒙古族牧民自有记忆起,

在那些创世纪的传说中,

他们就已经在马背上了。

草原民族的历史可以说是

一部漫长而坎坷、

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

游牧先民马背生涯的开始,

加速了草原民族踏入

文明社会的步履。

苏和是牧马人道尔吉的儿子,

从小跟着父亲牧马,

几乎和他同龄的小马驹“萨立汗”

是他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由于听了很多有关马的传说和故事,

苏和更加珍惜和“萨立汗”的友谊。

传说,

主人在一次返乡途中

不慎落马昏迷,

他的马儿高昂前蹄抖振鬃尾

与前来捕食的恶狼展开了殊死搏斗,

马儿寸步不离,

守护着主人,

挡住了狼的攻击。

蒙古族史诗中也记载着

战马用马尾击翻*酒

挽救主人生命的故事。

草原上牧民们耳熟能详的另一个故事,

更说明了马的神奇。

十多年前初春的一天,

两位福建客商,

从鄂温克草原巴彦呼硕景区

买走一匹枣红马,

四蹄白毛如雪,

胸前散落着三河马独有的三块相连的白毛。

他们把马装上汽车直奔福建。

转年夏天的一天早晨,

卖给福建人的枣红马自己回来了!

回到了巴彦呼硕草原!

跋涉数千公里,

穿越大半个中国,

一心想着北方前进。

枣红马是如何

游闽江、跨长江、过*河,

又如何翻山越岭,穿越密集的城市,

坚忍不拔地回到家乡,

人们无法想象,

似乎又可以浮想联翩。

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

那就是枣红马对家乡、对主人的

强烈思念和无比的忠诚!

这是“胡马依北风”的初心使然,

更是“守护好家园”的使命召唤!

“从日出方向走过来的

以草为食的你

血肉之躯的我

我撇开你怎能行动

你离开我如何生存”

这是蒙古族诗史中,

主人对马儿说的话。

千百年来,和谐、美好、幸福的声音

和旋律在草原的上空回荡着。

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苏和,

视“萨立汗”为亲友。

“萨立汗”也承载着道尔吉一家人的

幸福梦想拼搏了20年。

按着蒙古族“封神马”习俗,

今年“萨立汗”将要被封神。

早上,苏和早早起床,

帮着父亲做准备。

苏和伴着“萨立汗”一起成长,

亲眼目睹了“萨立汗”

为全家立下的汗马功劳,

也从“萨立汗”的身上

学会了很多道理。

蒙古马有一种累死也

不认输的性格,

许多战马在战场上

并不是死于枪林弹雨,

而是由于激烈奔跑力竭而死。

蒙古马拥有宁静的内心和

坚忍不拔、勇往直前、勇于献身的精神,

是最具潇洒高贵气质的生灵。

“封神”的习俗已经让人对马的崇拜

从过去那种神秘莫测的自然状态

上升为一种具有理性的

文化象征意义的神马崇拜,

表达了人对马给牧人生活

带来的巨大实惠的感恩之情,

同时也融汇了由崇拜马

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境界,

即,像蒙古马一样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经过历史的沉淀,

蒙古马精神已经融入了草原人民的血脉,

根植于马背民族心灵深处,

激起奋发向上的力量。

奔腾的蒙古马

迎着新时代的曙光再出发,

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

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

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这,是新时代的内蒙古形象!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出品

总策划:吴海龙策划:孙亚辉统筹:郝斌高鹏编导、撰稿:包萨茹拉设计:段建华制作:田亚男素材:于涛总监制:江新辉魏那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编辑:李珍宁佳欢

校对:马骏驰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