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最诡异的器官变化,那就是,为何我们的皮肤要退化掉毛?
要知道,哺乳动物的祖先辛辛苦苦2亿年进化出毛发以维持恒定的体温,结果人类用万年的时间把浑身的毛发退化到只剩一点点。
科学家到现在也无法完全解释人类的为何变成了“裸猿”,所以在才会有“海猿进化论”这个假说。
为何说人类的皮肤很诡异呢?因为对比了自然界其他没有毛的哺乳动物就能发现了。
诡异的皮肤
要声明一点,人不是没有体毛,而是体毛已经退化到无法遮蔽全身皮肤,相当于“裸”着。
自然界中也有和人类一种体不覆毛的哺乳动物,但是它们的生活模式和人类完全不一样。
首先就是海洋哺乳动物,比如鲸豚类毛发退化得最明显,它们没有了体毛,所以根本不能上岸,也不能离开水。
鲸豚类的表亲河马也没有毛发保护,所以不敢大白天在岸上晒太阳,得泡在水里。
像那些可以上岸晒太阳的鳍足类动物,如海狮、海狗等,身上依旧有毛。
人类就不一样,我们不用生活在水里,而是生活在岸上。
人类的皮肤不需要使用水作为保护,相反,即便是干燥的环境,人类也能生活得很好。
其次就是裸鼹鼠,它跟人一样,皮肤裸露在外,就只有几根毛发在表面。
它们不能离开地下巢穴,不然会被外界的阳光晒伤皮肤。
虽说太阳暴晒会增加人类患上皮肤癌的风险,但是人类的皮肤并不怕晒,我们可以在太阳光下生活。
按理说,人类的皮肤其实并不算厚,比起大象通过厚皮抵抗阳光直射,人类的皮肤简直不讲道理。
我们的皮肤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神奇的皮肤
人类的皮肤厚度仅有0.5到4毫米,真的非常薄,轻轻一个剐蹭,可能就会让人皮破血流。
比起大象3.8厘米,子弹都打不穿的皮肤,我们的皮肤看起来非常脆弱。
人的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两部分。表皮的主要成分是角质层,它们是已经死去的细胞,而这些细胞来自表皮的生发层。
生发层不断分裂细胞,为角质层添砖加瓦。
表皮只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组织,真皮层则是致密的结缔组织。
真皮里面有毛细血管和神经,能感受到疼痛。有的时候人擦伤,只是伤到了表皮,所以不会出血,也不会留疤,甚至不会觉得有多疼。
可一旦伤到真皮,流血疼痛不说,还有可能留下疤痕。
更重要的是,真皮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感染。
真皮层还有毛囊,会分泌出油脂附着在表皮上,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以我们洗澡洗下来的澡泥,绝大部分是表皮层的脱落角质,又叫做死皮。
此外,皮肤还有一部分皮下组织,这里多为肌肉和脂肪,真皮被破坏后,防止伤到更深层组织的缓冲。
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皮肤面积约为1.2到2.0平方米,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不一样,但很难超过4毫米。
皮肤是我们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虽然很薄但是非常坚韧,一般的病*、细菌无法突破皮肤进入人体。
因为皮肤的表皮层,基本都是死细胞构成,病菌无法感染死去的细胞,它们拿表皮的角质层无可奈何。
可是皮肤一旦受伤,那么病菌就会从伤口进入,顺着真皮层的毛细血管,到达全身。
那么,这么薄的细胞,是如何做到抵御太阳紫外线的呢?
黑色素
皮肤的表皮层分为两部分,角质层占据80%,剩下的20%则是生发层。
前面说到过,生发层主要为角质层提供死细胞,但生发层的功能不止于此,它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黑色素。
黑色素其实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几乎任何动植物都具有,它是一种生物色素。
但是却很少有生物能像人一样,将黑色素的使用进化到极致,让我们即使没有满身的毛发,也不怕太阳的照射。
如果把猫和狗的毛剃掉,再把它们放在太阳下,那么猫狗会被晒伤,说明猫狗的毛发起到了一定的防晒作用。
但是人站在太阳下,会被晒黑,即便晒伤也能很快自愈。
这是因为我们的黑色素在发挥重要的功效。
在紫外线的诱导下,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它起到吸收紫外线的作用,长时间被太阳照射,黑色素大量产生,于是皮肤就会变黑。
一般来说,黑色素是会褪去的,只要一段时间不晒太阳就可以。
比如每年*训同学们都被晒得很黑,但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大家就陆续白了回来。
不过有一部分人类产生了一种基因,它们能在没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下依然产生黑色素,使人的皮肤一直是黑色的,这种基因产生了黑色人种。
黑人因为长期生活在非洲,经过自然的选择,让它们天生就自带黑色素防晒。
当然,黑色素作为细胞分泌的色素,并不一定受到太阳光的影响,人体自己也会出现没有紫外线也分泌黑色素,比如黑眼圈。
黑眼圈是人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的黑色素沉淀。
还有就是长斑,是因为局部黑色素分泌过多。这些都与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关。
总之,人类长着看起来不经晒可却是生物界最强抗晒的皮肤,这令科学家们十分不解。
因为黑猩猩里面会出现没有毛发的变异体,但是它很难在野外存活,因为会被太阳直接晒出病。
人类之中也会出现浑身长毛的基因突变,这类孩子被称为“毛孩”,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返祖。
关于人类为什么会将自己浑身的毛发给演化没了,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但每一个说法都经不起细思。
皮肤的进化
有学者提到,人类的皮肤之所以是今天这样的裸露形态,或许是因为某一时期,人类在海里生活过。
所以我们的皮肤形态与陆地哺乳动物相差甚远,更加偏向于海洋哺乳动物。
人类的化石在20万年到7万年之间有一个空白断层,被认为是海猿时期。
并且有人认为,有一部分海猿没有返回陆地,而是继续在水里生活,很有可能分化为了“人鱼”。
海猿的假说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支持,但是却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皮肤的来源。
然而海猿假说有一点无法解释,那就是,按照这样的进化路线,人类的皮肤会像鲸豚类那样非常脆弱。
然而事实证明人类的皮肤非常强大,远超过了鲸豚不能离开水暴晒。
目前科学界比较支持的一种说法是,人类褪去毛发进化出裸露的皮肤,是为了更好地散热。
这一点在非洲马赛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非洲的动物通常都是昼伏夜出,它们不会在烈日当空的时候捕猎,因为不具备强大的散热系统。
非洲的马赛人却能做到大中午在草原上寻找狮子,因为这个时候狮子的防守能力最弱。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在非洲狩猎,于是成为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之后走出非洲,迁徙路线纬度增加,人类这时已经退化掉了大量毛发,所以只能穿衣服御寒。
其实人类在向北迁徙的过程中,毛发一定程度上又长了一些回来,比如欧洲白人的体毛比非洲黑人浓密。
但是比起其他陆地哺乳动物来说,还是相当于裸着的。
正是由于进化,人类的皮肤淬炼出了强大的防晒能力,才让我们不用毛发也不怕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