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就了导演李安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里程碑,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1分,这足以说明电影的深刻意义。
导演李安和主演剧情简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也结束于蒙特利尔。故事叙述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皮辛·墨利多·派特尔(派)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分别由阿尤什·坦东、苏拉·沙玛和伊尔凡·可汗饰演童年、少年与年长的派。)被大家称为派的男孩,成长于年代的印度朋迪榭里。他的父亲(阿迪尔·胡山)开了一家动物园,派整天与老虎、斑马、河马和其他异国动物为伍,对信仰与人(和动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然而他试图与孟加拉国虎理查德帕克交好的举动,却引来父亲勃然大怒。派的父亲当场以血淋淋的教训让他知道:动物与人的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记这一点就会送命。这次的教训冲击了派对世界无止尽的好奇心,令他永远无法轻忽,最终甚至影响了他被迫经历的旅程。
此时印度发生了全面性的改变,动摇了派的多采多姿的世界。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移民能带来新世界的新冒险,却也代表派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在选择移民加拿大之后,派的父母关闭动物园、收拾所有家当(包括部分动物园里的动物)、搭上一艘日籍货船。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杰拉尔·德帕迪约)。当天深夜在茫茫大海中,原本令派感到刺激无比的暴风雨,才一瞬间就成了吞噬货船的大灾难。船沉了,然而派却奇迹似的活了下来。他搭着救生船在太平洋上漂流,而且有一名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同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冒险的旅程开始了。而这头过去曾在派的面前展露本性的猛虎,则成了派的大敌。然而在学习共存的过程中,理查德·帕克逐渐成为派重返人世的最大希望。此外,派与理查德·帕克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都很少,也都由派的父亲抚养长大,这个共同的经验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羁绊。如今对他们而言,过去的岁月所剩下的,就只有彼此而已。
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与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一本旧的求生手册、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座头鲸,都能让派得到喜悦。
三个故事:
1.最唯美的故事,从电影呈现的角度讲述的,也就是最后派得救后告诉日本事故探查员的第一个故事,派落水后船上只有他一个人,和另外的一只雌猩猩,一只鬣狗,一只瘸腿的斑马和一只老虎。鬣狗相继杀死斑马和猩猩,然后老虎杀死了鬣狗,派和老虎度过了以后的旅程。
2.残酷但还不真实的故事,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角色由第一个中的雌猩猩对应派的母亲,瘸腿斑马对应水手,鬣狗对应伙夫。也就是伙夫首先杀死了水手,然后杀死了派的母亲,最后派为母亲报了仇杀死了伙夫。
3、电影未讲述的背后真实的故事,由第一个故事中的雌猩猩对应派的母亲(都具有母性特征),瘸斑马对应派的父亲(派的父亲一只腿就是瘸的),鬣狗对应派的哥哥(剩下的唯一一个合理的对应角色),而老虎,则对应了派心中的兽性。从这个角度去看,派的一家人最开始就没有分开,都乘到了一条船上,派的哥哥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先杀死了父亲,想用父亲的尸体钓鱼,之后母亲不忍大儿子的残忍与其发生冲突,母亲被后者杀死,最后派的恶性(老虎)爆发,杀死了哥哥。他靠啃食家人的尸体度过了海上旅程。
派在无人岛上电影中一个片段是派漂到了一个无人岛上,而这个无人岛映射了派母亲的尸体,这座岛上的海草象征着母亲腐烂的皮肤,树根则象征着母亲的肌肉,成片的狐獴则是母亲身体上的蛆。
派在无人岛上人性与兽性的挣扎
派与老虎理查德电影中老虎的出场与离去也深有意味,老虎并不是旅程一开始就在的,而是派的个人冒险旅程开始,在鬣狗杀死雌猩猩后,猛然从船舱里面扑出来的(人的兽性是在受到刺激后突然爆发)。而老虎的离去是在派濒临死亡之际得救时离去的,这时的派已经回到人类社会,不再需要心里的兽性驱动着幸存下来。
派在冒险旅程的全程都刻意与老虎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全是敌对的关系,人性使其为人,兽性使其幸存---人性与兽性的矛盾关系
影片回答了宗教的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中说:人毫无作为,却发明了一个上帝,为的是活下去不自杀。
宗教,是人对残酷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它赋予了极端残酷的现实生活坚持下去的意义,它是使其成为派的奇幻漂流而不是派的恐怖故事的原因。如果没有宗教对电影背后真实故事的美化修饰,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会成为恐怖的噩梦。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不趋同与生活。李安用电影手段讲述了一个奇幻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他用这部电影回答了为什么宗教存在的问题。这部电影并不是要告诉观众其背后真实的故事有多残酷,而是我们看世界时选择的视角其实可以很美好。你赋予事物什么样的定义,它对你来说就是什么样子的。
ov看电影,陪你看见人生百态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