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姆明之母”托芙·扬松诞辰周年,也是她笔下的小精灵——姆明诞辰80周年。
姆明的故事带着明显的北欧气质,自然而宁静的姆明谷,互相依赖的家人,随时随地迎接新来的朋友,以及奇妙而神秘的冒险旅程……
白胖柔软的姆明时不时冒出几个金句,温暖了全世界的小朋友,也治愈了无数对现实世界感到困顿的成年人:
“我不是河马,我是姆明!”
“我只想过平静的生活,种点土豆,做几个美梦。”
“在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个伙伴的时候,我的生活才真正开始。”
姆明故事的多层次,使其在整个儿童文学中独树一帜,托芙·扬松形容自己是一个“为姆明一族感到骄傲的古怪人”;
但托芙的人生不仅关于姆明,也不仅关于童话。她既是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又是芬兰著名的诗人、油画家、连环画家。
托芙·扬松
当时的艺术界,男性属于绝对权威,她却从14岁起坚持创作了近70年,“创作与爱”是她一生的座右铭;
身处与德国结盟的芬兰,她却实名发表嘲讽纳粹和希特勒的画作,亲近左翼人士;
那个同性恋是犯罪的年代,她将自己与同性恋人的形象画进了赫尔辛基市政厅的壁画;
为了心无旁骛地创作,已声名鹊起的她和爱人寻找了一个偏僻荒芜的小岛,隐居生活,潜心创作……
在她80余年的一生中,她从未放弃创作,也从不畏去爱,而她的人生就一如她笔下清亮、通透的水彩画一般,流露着一股自由随性的气质。
《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
[芬]图拉·卡尔亚莱宁著,崔可译
中信出版集团,年3月
阿信最近出版的这本《创作与爱:托芙·扬松传》,是由芬兰艺术史学家图拉·卡尔亚莱宁写成的,她也是研究扬松日记和信件的专家。这本传记融合了手稿、日记、书信等多种材料,围绕主题与时间两个维度,勾勒托芙丰富而美好的一生。
作者没有选择遵从单一的时间顺序讲述,因为托芙的生活与创作都异常精彩,她在同一时段做着许多不同的事情,若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反倒显得杂乱。
作者坦言,托芙的人生与艺术创作紧紧交织在一起。她的写作与绘画都是在表现自己的人生,她同时从自己身边的很多事物中寻找灵感,比如友情、岛屿、旅行,还有个人的很多经历。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近这位艺术家,走近她非同寻常、无法单以“姆明之母”囊括的一生。
姆明谷:孤独者的宁静与冒险托芙从出生起就是一个“少数派”。她生于芬兰,却长于一个瑞典语家庭。
她的父亲是建造了四座独立战争纪念碑的芬兰雕塑家维克托·扬松,母亲西格妮-哈马斯滕-扬松是被称为芬兰“邮票之母”的专职邮票绘制员。
托芙是两位艺术家的第一个孩子,家里无时无刻不在创造艺术。托词很小的时候与父亲的石膏模具为伴,也习惯了母亲总在桌角绘制邮票、图书封面和插画。
年,女权主义杂志《Astra》访问了扬松家,采访了托芙的母亲西格妮-哈马斯滕-扬松(SigneHammarstenJansson),她是当时芬兰最杰出的插画家之一。图中是母亲抱着小托芙。
对于一个讲着与他人不同语言的内向小女孩,托芙对学校的体验并不好,甚至有过受欺凌的经历。有整整六年,托芙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后来两位弟弟才陆续出生。
自小开始,托芙就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世界。这也为她毕生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基调。
她曾坦言自己不是为了孩子写作,至少不是首要原因——“如果说我的作品会吸引某些特定的读者,应该是那些不合群的人。我指的是那些很难融入任何群体的人,那些总在群体以外并且处于边缘位置的人……那些害羞的人。那些自己设法逃脱或者躲藏起来的不合群的人。”
母亲抱着小托芙
这种对少数派、孤独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