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最钟爱的那本书吗?
其中有着你痴迷的故事?或是有着你喜爱的封面?或者它是你拥有的第一本?亦或是因为赠书之人让你欢喜?
书有独特的魅力,总是能结下一段段故事。爱书之人,待人又如何不好?
这让我想起了那部唯美的《似水年华》,图书管理员及古籍修缮师文和时装设计师英的一段爱情童话......偶然间的一次时装外景拍摄,让两人在这宁静深邃的书院相遇。到底有什么原因,让已有未婚夫的英痴恋这里,痴恋这个人?
也许这个男人认真对待这些破旧书籍的样子已经印入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看修书匠如何修旧如新
好的修书匠就好像古籍一般珍贵,
他们乐在其中,
猛然醒悟才发现原来这个职业濒临消失。
保罗|意大利修书匠
保罗在意大利已经做了15年的修书匠。
每天早上他准点开门,
等待着一本本旧书在他手中新生。
“品质是工匠的脸面,一方面带来外部口碑,
一方面是自己前进的动力。”
保罗从学徒到掌门,
娴熟地掌握了修书的各个步骤。
经过了15年的实践,他总能给顾客实用的建议。
“给餐馆装订菜单的时候,
我建议顾客不要选用白色封面,
因为太容易脏,而且最好是皮质封面,
美观又不容易损坏。”
保罗身边也有好多朋友都放弃修书匠的工作,
去做生意并赚很多钱,
但是他却安于此处。
保罗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
都有自己定义的成功,
而他的成功就是做着热爱的工作,和妻子、孩子在一起,
衣食无忧地生活。
冈野畅夫|日本修书匠
冈野畅夫有着33年的修书经验,
在日本算是传奇的手艺人。
他不仅能让破书起死回生,
甚至能高度还原。
有一位客人有一本用了几十年的字典,
想送给高中毕业的女儿做礼物。
于是找到了冈野畅夫,
让他重新赋予这本书生命。
其实冈野畅夫修书的工具也就那么几样,
但是熟练的技艺,认真的态度,
使之声名远播。
杜伟生|中国修书匠杜伟生是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
这个行业里,
他是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被誉为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国宝。
“我就是一个修书的,
咱们现在讲叫古籍修复。”
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
杜伟生阅卷无数,
修复过历经浩劫的“敦煌遗书”,
也修复过命途辗转的《永乐大典》、西夏文献。
他说,修书就是修功德。
将前人的文物修复并传承,
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云兴刚|中国修书匠
云兴刚是一名文献修复师。
“文献修复师就是早年的修书匠”云兴刚这样定义。
他说修书匠可能大字都不认识几个,
但是能认识各时期的各类纸张,
有一身精湛的手艺。
那年他30岁,在内蒙古图书馆任职,
在前一年他刚在上海学习文献修复。
到内蒙古之后他看到一则修书匠的招收学员广告,
于是兴冲冲跑去学习。
可是老修书匠告诉他
“我不是做广告,
是在找一个能传承我手艺的人。”
他说既然云兴刚已经系统学习过,
就没有必要再学习了。
在简单的交流中,
云兴刚了解到老人年纪大了,
唯一的女儿对修书这行不感兴趣,
祖上的手艺面临失传……
他从老人的拒绝中看到了无奈。
时隔20多年,
他现在也能深刻体会老修书匠当时的心境。
不止修书匠,
大多数传统的手工艺人都面临着手艺失传的窘境。
他们一身绝技在手,却只能孤独坚守。
只愿在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
那些手艺依然能长存。